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3-25 来源:本站
为全面贯彻落实“行知栖霞”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幼儿园保教实践相结合,推动挖掘栖霞幼教特色资源。2022年3月,迈幼教育集团园史文化专著研学工作组认真仔细阅读《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孙铭勋教育文选》、《乡村幼稚教育经验谈》、《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晓庄幼稚教育》等专著。原原本本,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及他的学生孙铭勋、戴自俺(1930年创办迈皋桥幼稚园)幼儿教育专著。同时,结合迈幼教育集团园所文化、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等工作深入研讨,挖掘园史背景、彰显园所底蕴,共话迈幼教育集团发展。本期与大家分享《劳工幼儿团》(三)经典摘录,请学习赏析。
《劳工儿童团》(三)
第五章:孩子们的饮食
孩子饮食的需要
在比例上说,孩子的食量,是比大人要多一些的。因为孩子,除了维持他的生命之外,还需要发展他们的身体。
孩子饮食的原则
孩子的饮食就像花儿浇水,倘若水浇的太多了,容易把花种淹死;同样的,倘若给孩子吃的太多了,也会把孩子弄出病里的,营养是要适合于他的需要。
【原文赏析】
寄宿在这里的孩子,傅天的饮食起居,都有一定的规律,早起后,必须把衣服鞋袜穿好,被褥整现好,才能下楼。下楼后,大小便,洗脸漱口刷牙,喝一杯开水,然后吃早饭。
但是,孩子们在家里的生活,是没有规律的。这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小的有两三岁的经验,大的有六七岁的经验,把这种时间很久的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变成有规律的生精习惯,是费了不少的心力的。
小的孩子,衣服鞋袜,她自己不会穿,我们替她穿;被褥她不会整理,我们替她整理,这没有什么问题。大的孩, 初来时,一起床,把被褥地在床的一端,衣服一披,拖看鞋子,便下楼了。这是由老头子传染来的习惯,小孩子已变成一个小老头子的概样了。
【研读分析】
【原文赏析】
吃菜也是一样的。
每次吃饭时,都是一个人一碗菜。豆腐是每顿必须有的,此外,背菜、菠菜、萝卜,白菜之类,随配一样。鸡蛋,隔天吃一次。鱼,隔三天吃一次。肉是不常吃,差不多一个礼拜才有一次。我们没有什么好的东西给他们,只有如此了。然而,这样的配合,是很合于营养的。
生弟,她只欢喜吃豆腐,别的蔬菜,是一点也不吃,起初,我们只得由她,但过了一会,只见她脸上的肉堆起来,走路非常笨抽,因为这是只长肉,不长骨头。我们要给她改变了,但这是很困难的。我们知道,孩子们在习惯了某种食物或某种口味时,要给改变,要非常留心,不留心,便会使她对某种食物发生厌思,一直厌思到好几年。所以,我们对于生弟,只在她喝了一碗汤之后,便给她疏菜吃,分量极少。吃了这很少的蔬求,再给她很少的豆腐吃,因为她见喜欢吃豆腐的,她要想得到豆腐吃,也就不得不吃蔬菜,渐浙地,也就改变过来,现在也能多吃蔬来了。
【研读分析】
从文章中能看出,作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是极为关注的,每天的饮食都是有合理的营养搭配,希望孩子得到均衡的发展,我想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时代,想做到这样的高要求还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他们深刻的知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幼儿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对于生第出现的挑食问题,作者也是十分有办法的,由于不留心就会让孩子对食物发生厌思,因此作者也是十分谨慎的。他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既严格的要求孩子,也给幼儿一定的希望让其满足,不强迫不焦躁,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也要对孩子的某一行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造成他们有负面习惯的原因,然后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如讲一讲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给幼儿提供多种健康食品的选择、控制好零食摄入、做饭烹饪方面花心思,等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同时来试一试,我相信总有一种办法能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改变。
第六章:孩子们的美术鉴赏
【原文赏析】
还有一幅是农家的黄昏,用淡红色做背景,有黑色画成的归家的农夫牵着牛,有房屋,有晚霞,有白色的炊烟,有苍色的象玉蜀黍叶样的树,我把这幅画与打铁图贴在一起。贴好了以后,有几个孩子提出修正,他们主张:“打铁图与种树图掉换才好价!”竟有几个孩子主张:“把打铁图取消不要!”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顶小的孩子受了冤屈,痛哭起来,我去照料他,于是这贴画的事竟成了悬案了。
下午,孩子们回去,见了我,生弟抱住我的腿,桂英拖住我的手,要我把那再帆画掉换-一下。我注意看了一下,果然,这幅打铁图与农家黄昏贴在一起, 不惟风景不相称,而色彩也不调和。于是,我对他们两人说等别的小朋友完全来了,问问他们再换。”孩子们都来了,我把他们召集起来,先问那种树的与农家黄昏的两幅画好不好?
孩子们大多都说:“好!”然后我又问:“打徒的与农家黄昏的两辆贴在一-块好不好呢?”大多都说:“不好!”“那么!怎么样办呢?”
把打铁的和种树的掉换!”竞有的还是主张把打铁图取消不要。于是,我依照他们的意见,把种树的和农家黄昏贴在一-起,这就和谐多了!至于打铁图,依照多数的意见,不要了。孩子们拍起手来,迮声说“好!好!”让他们自已去欣赏。三三五五的国着一幅画,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说:“我爱这条牛! ”有的说:“我爱这棵树!”又有一些孩子,表演着种树与拖车的姿势。我不说什么话,只用眼睛看他们的动作,用耳朵听他们的评论,而他们也忘记了有我这样一个大人站在他们的旁边了。
【研读分析】
文章中作者十分重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他认为孩子的小小的眼睛能发现观察自然界的美,更能在鉴赏美的过程中治愈自己的心灵。因此我们要十分保护孩子欣赏美的天性,让孩子的鉴赏力不要被造物者收回去。那么文章中的孩子们大胆的对两副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看出两副画在色彩、艺术风格方面的不和谐,果断的想要替换其他作品并进行了一番实践,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番教育启示不禁让我想起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我们都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幼儿的权利。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让幼儿产生主人翁的感觉,增强自主的意识,而且能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熟悉环境与材料,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是这样做的吗?比如,当幼儿从户外捡来许多小石头在娃娃家玩时,教师会认为这些小石头不卫生、不安全而将其丢掉。幼儿带来的小乌龟、小金鱼等动物,老师把他们放在最拐角、较高的架子上,适合幼儿照料吗?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吸引幼儿,引发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促进他们思考、想象、游戏、尽情地表达表现。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邀请幼儿参与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珍视孩子们收集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有一定目的性寻找。
鼓励幼儿自主制作游戏内容和材料。
提供留白的墙面供幼儿创作,将幼儿探究的过程用图画符号的形式呈现在主要墙面中,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孩子们的音律反应
【原文赏析】
开始后的第二个星期,我准备在这一个星期之内,要给孩子们的节奏训练弄出一个头结来,所以我自己规定了一个顺序如下:
(一)八点半钟,我用制馨重重地敲一下,小朋友们听了罄声,就各自结束他们的工作,把凳子摆好。
(二)小朋友们把凳子摆好了,我再用铜极轻轻地敲两下,小朋友们都站在琴边来,听风琴响,就拍手走到几子边去,琴止坐下,琴声是用白芷先<进行曲选>上面的第八曲。
(三)听琴练音。
(四)唱早晨歌,歌用《我们早上起来》。
(五)唱歌后,依琴声轻轻走路,琴声用白芷先<进行曲选》第五曲。
(六)听琴跑,琴声用《新中华凤琴课木》进行曲三。
(七)听琴作上肢运动,琴声用白芷先《进行曲选》第二曲。
(八)听琴作下肢运动,琴声用《小兵进行曲》。
(九)听琴作马跑,琴声用<中华风琴课木>进行曲六。
(十)闭眼静息,琴声用《安眼曲》。
(十一)我把铜想轻轻地蔽一下,小朋友醒起来,依琴声轻轻走还座位。琴声用白芷先《进行山选》第六曲。
(十二)唱《火炉歌》。
【研读分析】
看到这一章节,我发现作者对劳工儿童团幼儿的培养目标,也是分为了饮食、哭声、家庭、睡眠、美术、音乐等方面,前面讲述的生活起居方面的内容较多,到后面几个章节就开始往幼儿的五大领域方面叙述了。本章节主要围绕孩子们对音律的反应进行讲解,作者巧妙的将不同旋律的音乐与每一时间段进行结合,根据音乐的特点来提醒孩子做相应的事情。这与我们教师日常带班时所使用音乐来提醒孩子进行下一环节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因为这样的音乐加入,不仅提升了孩子的音乐修养,也能够减少教师的高控行为,让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和游戏,也是符合当下课程游戏化的指导精神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音乐的教育作用,不仅陶冶情操,更能激发幼儿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