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迈幼•共同成长】 育儿分享第四期 《成长路上,有你有我》

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1-04      来源:本站

新的一期育儿分享又上线喽!本期的育儿分享是由成一班宋梓涵妈妈带来的“成长路上,有你有我”,让我们一起聆听属于宋梓涵家庭的点滴吧!

 

供稿人:成一班 宋梓涵妈妈

【亲子故事分享】

2020年的寒假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格外漫长。这个假期,足不出户,总得找点事情做做吧。于是,我鼓起勇气,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教女儿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萌发教数学的想法

我的女儿甜甜,那会刚满5岁,正在上中班。其实,在小班的暑假,我就特意买了一些道具,尝试教她10以内的加减法。但通过几次尝试我发现,她只能根据我的要求把小圆片分成相应的数量,完全不懂加减法的含义。我这样安慰自己,数量关系毕竟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也许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太难理解,于是我就放弃了。从此,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到了中班,总是会听到身边一些同龄孩子的家长说,他们家的孩子20以内加减法都会算了,有的甚至能算两位数加减法了。我只能强迫自己淡定下来,不要着急,因为我总觉得她还接受不了,如果强加给她又怕让她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再次尝试

然而,一个长假不期而至,这么长的假期总不能就这么浑浑噩噩过去吧,于是,我们又重新开始学习加减法。既然学习加减法,首先要弄清楚加减法的含义,不会算没有关系,数字还是认得的。于是,起初我先教她根据3+2=5和5-3=2编出这样的故事“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5只小鸟”、“树上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下2只”。后来我就让她根据不同算式,变换不同的情境,编出不同的故事,这样反复练习几遍,她就自然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接着,我让她用小棒摆出5以内数的分与合,我在一旁帮她记录,然后贴在墙上让她背。背这些枯燥的东西对一个孩子来说挺难的,起初她背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后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几次哭着鼻子,好不容易背熟了。我满心欢喜地告诉她,你背会了分与合,就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会算加减法啦。比如,2+3等于几,你就可以想,2和3合成5,所以2+3=5;5-2等于几就可以想,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然而事实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我多次教她这么去算,尽管她5以内的分与合背得很熟,但计算时,并不会用分与合去想。所以算起来磕磕绊绊,要算半天,有时还算不对。甜甜那几天在学习的时候,挺抵触的,一脸的不情愿。反复几次,总是学不会,我又担心打击她的信心,不敢硬塞给她。

三、如何提起孩子的兴趣?

那怎样才能让她提起兴趣,在加减法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呢?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突然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中史宁中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些发育比较晚的孩子对抽象的感悟比较困难,他们很难理解3与苹果无关,4与梨无关。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最好把数量对应于同一类图像,比如小方块或者小圆圈,并且不要经常交换,逐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段话给了我启发。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兴致勃勃地对甜甜说:“今天妈妈要教你一个特别厉害的东西,保证你看了之后也特别想学。”于是,我拿出她的水彩笔当作小棒,变魔术似的左边摆了3根,右边摆了2根。然后,神秘地说:“我能根据摆的这些小棒一口气说出四道算式:3+2=5、2+3=5、5-2=3、5-3=2。”甜甜顿时向我投来崇拜的眼神,我顺势问道:“你能猜猜这几道算式的意思吗?”在我的提示下,她也很顺利地理解了四道算式的意思。接着,我不断地变化小棒的根数和摆法,她也都能说出这几道有联系的算式。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和小棒一起玩起了10以内的加减法,我时而藏小棒让她猜,时而摆小棒让她算。在整个过程中,她不仅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觉得数学学习很好玩。更可喜的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境,她也会时不时地用她学到的加减法算式来解释,并不忘附加一句“妈妈,我是不是特别棒”来得到他人的认同。

也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掰手指的方法来教她呢,那样多方便。确实是,掰手指会比摆小棒方便很多,随地可取。但正因为它“随地可取”,所以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就手指一伸。而摆小棒,当她脱离具体的操作后,大脑必须去调取当时的情境,更容易形成对加减法表象的认识,建立加减法的模型。在训练时,特意以算式组的形式出现,能让她感受到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能由一道算式算出其他算式,也是为了提高她的口算速度。经过几天的练习,我再随口考甜甜的时候,发现她的口算速度快了很多。当我问她5+3=8你是怎么算时,她说:“就是5往后数3个喽!”那“7-3=4你又是怎么算的呢?”,她不屑一顾地告诉我:“7减掉一个是6,6减掉一个是5,5再减掉一个就是4。”你瞧,孩子是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的,并不是用我们成人自认为的、逻辑严密的、无可挑剔的方法来学习的。

走进孩子心中,从孩子的心里出发,找到学习的原点,才能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些才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

 

【亲子贴士】

任何教育的进步都是极其艰难和缓慢的,

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

因此,

父母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尊重孩子的发展,

不断鼓励孩子,

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

亲自参与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长。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