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1-22 来源:本站
为全面贯彻落实“行知栖霞”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幼儿园保教实践相结合,推动挖掘栖霞幼教特色资源。2022年1月,迈幼教育集团园史文化专著研学工作组认真仔细阅读《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孙铭勋教育文选》、《乡村幼稚教育经验谈》、《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晓庄幼稚教育》等专著。原原本本,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及他的学生孙铭勋、戴自俺(1930年创办迈皋桥幼稚园)幼儿教育专著。同时,结合迈幼教育集团园所文化、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等工作深入研讨,挖掘园史背景、彰显园所底蕴,共话迈幼教育集团发展。本期与大家分享《晓庄幼稚教育》经典摘录,请学习赏析。
课程建设
单元活动——庆祝中山先生诞辰
在晓庄幼稚园的课程探索实践中,他们围绕“庆祝中山先生诞辰”这一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单元活动,线索依次为“替什么人过生日?”—“到燕子矶买面”—“布置寿堂”——“举办生日典礼,祝寿献礼物”—“欢迎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为什么死在北平?”。
替什么人过生日?
【原文赏析】
①开“一个会”
抢了板凳,请他们坐下,才开始和他们谈话:“我们以前的板凳是摆成半圆,现在为什么把它摆在桌子下面去了呢?第一,因为走路方便,第二,因为在十二日我们要开‘一个会。”
我们一共有几位先生?今天有几位先生?旧的少了哪一位?……王先生回家去了,他的家在哪里?……先谈了这些问题,然后才谈到王先生回家去做什么的?……她是给她妈妈祝寿的。祝寿是什么?就是过生日。过生日是怎样的情形?要用些什么东西?哪个小朋友知道,请他起来讲给我们听。
②制作祝寿礼物
这个小朋友是很勇敢的,就由大家推举他爬到一株矮的松树上去,我在树脚保险,他在上面折了许多松叶下来,每个小朋友都拿了一枝,回到幼稚园里去。
图画,马上就贴在墙壁上,松针就用来织字。用图画纸写了“今天中山先生的生日”九个字,用小刀把一笔划的两端削开,拿松针穿进去。一笔一笔的穿完,再用浆糊从背面糊好,便成功了。选了一套顶好的,收存起来,预备装在镜框子里,作祝寿时之用。其余的,便马上用图钉钉在墙壁上。
到燕子矶买面——“野外旅行”
【原文赏析】
一路唱着歌缓缓的走去,到了燕子矶,已经三点多钟了。休息一刻,便吃点心。燕幼的先生把已经包好了的点心分给他们,每人两包。一包是自己吃,一包是拿回去给小弟弟小妹妹。包内有饼干,有糖果,更加上一杯茶,他们非常快活。一面吃,静悄悄的吃。一面笑,甜蜜蜜的微笑。这真是一幅绝笔的画图。我们便走到图书馆里去吃点心,和小朋友隔了一层布幕,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吃完了跳出去了。“哦!跑出去了!”我慌了,马上跟着跑出去,他们已经走到江边去了。
有的站在江岸上,有的已走到沙滩去拾贝壳,更有两个脱了鞋走到水里去了。
小轮船,小木船,大帆船,一一指给他们看,他们看得沉醉了。
布置寿堂
【原文赏析】
①环境创设
开始布置,中山先生遗像前的东西,一齐换了。遗像是小朋友涂的,用小镜框装起来。遗像上面的旗子,也是小朋友自己画的。遗像下面,是一个长方镜框,框内是松针织的“今天是中山先生的生日”几个字。两面壁上四个镜框内,是红叶贴成的“中山先生”四个大字。空中,用小朋友画的国旗租买来的万国旗参杂挂起来,非常堂皇华丽,小朋友拍手,跳跃,欢呼,一时哄动起来。布置完了,练习开会仪式,训练一个小朋友来当主席。
②学习祝寿时的打锣鼓的歌
举办生日典礼,祝寿献礼物
【原文赏析】
①准备祝寿礼物
祝寿的礼物,除了面是买来的而外,其余都是小朋友由家里拿来的。有:红豆、绿豆、斑豆、扁豆、玉蜀黍、茄子、黄瓜.辣椒、葵花、柳叶、莲子、黄花、菊花、韭菜、葱、盐、山芋、米、橙子、桔子、胡桃、红叶、石子、贝壳,一共二十六样。每样都用小碟子装好,由主席尹来弟收存在清洁室里。
②庆祝中山先生生日典礼仪式
1.开会
2.全体小朋友入场肃立
3.打锣鼓
4.唱党歌口
5.向国、党旗及中山先生遗像行最敬礼
6.主席报告开会大意
7.献礼物
8.唱总理纪念歌
9.放鞭炮
10.唱锄头歌
11.散会
欢迎中山先生
【原文赏析】“欢迎中山先生”的游戏
谈话后,到草场上去做了一个“欢迎中山先生”的游戏。大象用凳子坐成圆圈。一个小朋友站在圈中发口令。“中山先生来!”大家便起来改换坐位,发令的乘机抢一坐位。再由没有坐位的人来发令。发令时,如喊:“中山先生不来!”则大家就坐着不动。
中山先生为什么死在北平?
【原文赏析】了解中山先生的生平
“我们这一周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给中山先生过生日?……中山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中山先生现在还在世吗?……为什么死在北平?……”从前有许多军阀,是坏人。中山先生……又用故事的体裁把中山先生由广东到北平而死的事叙述了一遍。说到紫金山,他们都要求去紫金山看看。因为侯先生是到过紫金山的,所以请侯先生来报告紫金山的情形。
【研读分析】
在这一单元活动中,主题是教师提前预定的,将西方的“过生日”、“生日典礼”与中方的“祝寿”概念相结合,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内容。线索也是教师预设好的,不断引导幼儿深入发现探索,从作者的叙述中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非常高。我们可以从教师的线索中摸索出活动由表及里、层次分明的特性,同时活动的内容丰富,发展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替什么人过生日?”中,孩子们开了一个关于生日的讨论会,由此激发孩子关于祝寿的兴趣,并请与中山先生是同一家乡的区先生向大家介绍中山先生的基本情况,引导孩子初步了解中山先生。
接着,在“到燕子矶买面”中,这是晓庄幼稚园开展的第一次野外活动,孩子们在长江边寻找给中山先生制作祝寿礼物的材料,接近自然,亲近自然。
其次,在“布置寿堂”中,孩子们用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制作了祝寿礼物,布置寿堂,并学习祝寿时要用的锣鼓歌。
然后,在“举办生日典礼,祝寿献礼物”中,孩子们还从家里带来了新的礼物,并分角色、按步骤认真地开展了中山先生生日典礼仪式。
再次,在“欢迎中山先生”中,孩子们玩了一个由抢椅子改编的“欢迎中山先生”的游戏,在游戏的快乐中更为熟悉中山先生的名讳。
最后,在“中山先生为什么死在北平?”中,孩子们与老师一起梳理了一周的活动,并了解了中山先生的生平及死因,用活动、游戏的方式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切实地符合当时中国处于被侵略时期的国情,是对单元主题的一个升华。
这是一次非常完整的单元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①西体中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②为了实现单元活动的目的,可以选择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改编。
③充分利用孩子野外活动的机会,珍视自然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角色游戏活动——捞鱼卖鱼
【原文赏析】
“呀!我们来捞鱼吧!”一位小朋友,大概是联想到他的旧观念来,忽然这样的说了。其余的小朋友,也很高兴的附议了。
“区先生,孙先生,我们到外面去做吧。”在此,我们便决定做“捞鱼”的活动了。
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对于“捞鱼”的游戏,本来没有怎样深刻的目的,不过喜欢“捞鱼”的动作,当着一个快活的事情玩玩罢了。
十余位小朋友和两位老师高兴得犹如喜鹊般的跳跃向那宽广的草场上去了。
“区先生!我做捞鱼的,”一个小朋友说。“区先生!我做捞鱼的!”又一个小朋友说。“两个人捞鱼,你们都做的。 ”
他们的兴趣太浓,不能久待,捞鱼的两人,拉了绳,便把场上的人都套住了。导师本想让他们自动的去组织,但见机会已到,要使捞鱼的动作符合其意义,所以不得不给他们一点适当的刺激。
“小朋友,鱼是在什么地方的?"
“在水里游着哩!我们把这里当着水塘。”
“那么,做鱼的应该怎样呢?"
大家便俯着腰,模仿游鱼的姿式。渔人把网张开,有些鱼便套进网里去了。
“呀!鱼捞到了很多哩!”为了事实上的需要,简单的事情,渐渐转入于复杂了。.
“我们捞得的鱼很多了,怎么办?"
“呀!我们请一位做姐姐吧”
“区先生做姐姐,我做哥哥,你做弟弟。 ”
他们又指定跷板的地方当做房子,就是他们岸上的家,做姐姐的把捞得的鱼都带回家去。他们仍继续去捞。
“呀!鱼,没有了,我们回家吧,大家收了网到家来了。“我们把鱼弄来做晚饭吧!”一位小朋友说着,同时便做出洗鱼的手势来了。
“但这许多鱼哪里吃得完呢?上街卖吧!"到了这里,他们又需要一个买鱼的人了。
“请区先生做买鱼的人。”一个伶俐的小朋友说着,同时指着滑梯那边做买鱼人的家。“卖鱼哆!卖鱼哆!”他们姐弟三个用绳子把鱼套着向着街去,一路走,一路喊。
买鱼人在家里做着工作,听到卖鱼人的喊声,就把手上的工作停下来。
“呀!买鱼呀卫这里买鱼里”她走出来了。“买鱼呀!你们的鱼新鲜吗?"“新鲜得很,刚捞来的。"“多少钱一斤?"“二百文吧!",便宜些可以吗?"“那么,老主顾,马马虎虎一百五十文吧!"“好!我要这个,请称称看,重多少?"“这个二斤。”姐姐用手把鱼称一称之后说。
“那么,这里三百钱,请拿去吧!”卖鱼人把钱拿过来,喜色满面,“海荷!海荷!”的走了。
“卖鱼哆,卖鱼哆!”叫了半天没人买。“还有这许多鱼,怎么办?”他们回到家了。
“把它腌起来吧!”把鱼洗干净,到沙池里拿些沙来当盐用,把鱼腌好,放到太阳下晒。“干了,收回去吧!”一刻以后,他们收了回去又要吃腌鱼了。
【研读分析】
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模仿,有助于幼儿学习生活及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劳动者优良的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另一方面,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大胆游戏,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十分必要,并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幼儿保育教育
【原文赏析】
自然中的儿童:
1.凡是儿童,都喜欢户外生活的。我们切不可以为三、四岁的幼稚生能力薄弱,要他捉蛇,要他爬山,是做不到的事。
2.“空气、日光,是生命的根源,运动、游戏,是健康的要素。”欲达此目的,把幼稚生带到大自然界里去,是一条至好的“不二法门”。
3.卢梭曾日:“吾人宜自儿童幼稚时开拓儿童之自由之大权与能力之使用。”又云:“其随自然所示之路;其从自然之顺序;其信任自然!”换言之,卢梭所提倡之教育之目的,要在于促进儿童能力及体官之内部发展而己!现在的时代是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时代了,这条坦途,我们应该勇敢地走上去!
4.我们知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幼稚期特长是一理,但征服自然的力量之大亦是一理。现在一般的学校,导师怕动手,怕做,至于要领导孩子们去捉昆虫,捕毒蛇,那更几乎等子“难于上青天”了:因而许多的儿童也休想有征服自然的机会里行之既久,许多生性不怕的儿童,于是见了一个昆虫不敢动手,遇到一条小蛇只有咋舌,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幼儿园可以有农事吗?:
1.培养重视农业的心理;
2.造成物质文明的喜好,
3.培植活动和建设的精神,
4.养成专一任事的习惯,
5.可训练出有自修的能力;
6.是实际生活的一方而;
7.是一种野外的生活,可以促进儿童既健康;
8.可以给儿童以大量的个人自由意志的发展,
9.是师生共同生活的极好机会多。
【研读分析】
现代儿童成长于钢筋混凝土的都市社会,对于农事活动了解有限,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幼儿不会对“为什么土豆长在地里,南瓜长在架子上”产生疑问,而是对“面包是从哪里来的”这种与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充满兴趣了,所以农事活动、种植课程必然可以成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内容。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我追本溯源的课程建设中,这个问题同样得到了回答。陈鹤琴先生曾提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让幼儿理解、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现代中国人,是种植课程应追寻的文化之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雷起,万物生”“芒种忙种,有芒之谷可种”,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文化与农事活动相互融合的最好体现。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