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48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1-14 来源:本站
陈鹤琴认为:主张儿童走进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把儿童直接感受的丰富经验与各个学科的术语结合起来,提升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不必拘泥于一板一眼的说教,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生命,更有助于幼儿接纳周围环境,激发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
近期,我班幼儿对饲养角新成员——小鱼,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宝贝们对小鱼了解有多少?小鱼身上有哪些秘密等着我们去探寻?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支持幼儿的深入学习?《纲要》中指出:幼儿应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能利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为了把孩子零散的经验进行整合,促进幼儿的深入学习,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你好,小鱼”的课程活动。
缘起:我与小鱼初相见
这天早晨入园的时候,一个宝贝用透明塑料盒子,从家里带来了几条小鱼,放在了班级的饲养角中。小小饲养角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许多小朋友凑上前,目光透过透明的盒子,观察着里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嘟嘟:“哇,这几条小鱼好漂亮呀!”
安安:“看它的尾巴好像小扇子一样。”
致远:“我们要喂小鱼要吃什么呀?”
宸宸:“小鱼能离开水吗?”
“小鱼知多少”前期调查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关于小鱼的哪些秘密呢?
欣欣:我知道小鱼有大大的眼睛,身上有很多鱼鳞,还有一条漂亮的尾巴。
满满:小鱼在水里是靠着腮呼吸的。
洋洋:小鱼不能喂很多,它会撑死的。
森森:小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利用周末的时间,爸爸妈妈带着宝贝们去附近的公园、水族馆寻找身边的小鱼,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进行观察与记录。
经验梳理: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记录,部分幼儿有在家中饲养小金鱼的经验,知道小鱼不止金鱼一种,能初步说出几种常见的鱼,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能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知道饲养小鱼的基本方法。
一共有几条鱼
早上入园、吃完饭、午休的间隙,总能看见孩子们围在鱼缸旁,观察着缸里的小鱼,和小伙伴们小声讨论着什么。
鱼缸里有几条鱼?数也数不清,这可怎么办?
致远:我们可以把小鱼一条一条捞出来数,拍个照片。
满满:我数一数红色和黄色的,再请我的好朋友丁丁数黑色的和白色的小鱼。
汪汪:他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我们可以先数长尾巴的小鱼,再数短尾巴的小鱼。
小朋友们通过一条一条点数,按颜色和尾巴特点分类数等多种方法,经过多次的数数、记录,终于弄清了小鱼的数量,有四条偏红色的小鱼,两条黑色和两条白色的小鱼,缸里一共有八条可爱的小鱼。
2.我来给你取名字
可爱的小金鱼来到班级也有些日子了,俨然成了我们青二班的一员,这天早晨,丁丁指着鱼缸对我说:“老师,我们都有名字,可是小鱼没有名字,我们可以给小鱼取个名字吗?”
嘟嘟:“这条是白色的,我想叫它小白。”
丁丁:“这条鱼头上是红色的,我们叫它红旗吧!”
辰辰:“我喜欢吃苹果,它的肚子圆圆的像苹果一样,我们叫它小苹果感觉很可爱。”
洋洋:“这三条长得好像呀,他们是一个妈妈生出来的吗?我们可以叫他们大宝,二宝,小宝,大宝肚子是最大最圆的,二宝的尾巴上有点黑色的,小宝的颜色是橘色的。”
静静:“这条小鱼的尾巴真漂亮呀,向花瓣一样,我们叫它花花吧!”
安安:“这条是黑色的,叫它黑黑吧。”
经过小朋友们的积极讨论,每条小鱼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大宝、二宝、小宝、红旗、小白、小花、苹果、黑黑。
瞧,小朋友们用画笔,给小鱼宝宝们画了幅全家图。
小鱼从缸里跳出来了!
这天早晨,小远跑到了我的面前,一下拉着我的衣袖:“老师,快来看。”走进小鱼缸一看,原来是一条小鱼跳到了鱼缸外面。为什么小鱼会出现“跳缸”的现象呢?
在晨谈时,我们就“小鱼的跳缸现象”进行了讨论。
静静:“我觉得是小鱼不喜欢自己的家才会跳出来。”
洋洋:“可能因为那个鱼缸太小了吧。”
晨晨:“鱼缸里面的水有点脏脏的,他觉得在里面不开心。”
最后,小朋友和老师共同在网络上搜集了许多资料,了解到小鱼产生跳缸现象会有三个原因:一、水质不好,小鱼不适应生存环境。二、水位太高,小鱼很容易冲刺出水。三、有巨大的声音、强光,会让小鱼受到惊吓,产生跳缸现象。
老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鱼有跳缸现象呢?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
通过观察小朋友一致认为,是鱼缸的水质不好,让小鱼产生了跳缸现象,因为水缸里的水有的时候太脏了。
给小鱼一个新家
自从上次小鱼跳缸事件发生以后,大家去照看小鱼的次数变得更多了,为了保证小鱼的水质干净,每天早早的给小鱼换上干净的水, 一看到脏东西就用大滴管深入水底,把脏东西吸出来。
可是,到了周末可怎么办呢?
有的小朋友表示想要把小鱼带回家照顾,有的小朋友想要请门卫奶奶帮忙照顾,还有的小朋友说:“我见到水族馆里的小鱼,都在一个很大的玻璃鱼缸里面,鱼缸里还有很多的小泡泡。”其它小朋友听了立刻表示赞同:“这个鱼缸太小了,我们换一个大一些可以吐泡泡的鱼缸吧!”
老师找来了一些鱼缸的图片,小朋友们投票进行了选择。
茜茜:“这个有过滤的鱼缸可以让水很干净,小鱼在里面可以游来游去的。”
欣欣:“我觉得小鱼会喜欢大一些的鱼缸。”
满满:“鱼缸里一定要会吐泡泡东西,要不小鱼呼吸会闷闷的。”
最后,进过分析、比较、投票,小鱼终于换新家啦!
瞧,新家是一个大大的玻璃杠,里面配备了增氧棒,过滤盒,细心的小朋友们为小鱼专门绘制了一些标记,贴在鱼缸周围提醒大家,轻声说话不要吓到小鱼呢,希望小鱼会喜欢它的新家。
我们的收获
1.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
对事物现象感兴趣,能够观察小鱼发生的变化并积极思考原因;
用不同的方式数鱼敢于挑战有困难的活动;
小鱼发生“跳缸”现象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猜测,接受同伴不同的意见;
通过观察、比较、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小鱼准备一个新家,验证自己的猜测……
2.老师在活动中收获了:
学会退位,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学会等待,记录孩子的语言和想法,总结小鱼的知识经验调查表:
学习放手,提供绘本和相关书籍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关于小鱼的知识……
3.家长在活动中收获了:
与孩子一起探究学习,带幼儿去寻找周围的小鱼和养鱼人;
改变视角,对老师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上传幼儿学习的照片;
与孩子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更加愿意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孩子与小鱼共成长。
等春天来了,
鱼妈妈是不是要生小鱼宝宝了?
小鱼妈妈是怎么生宝宝的?
我们要提前准备些什么呀……
尊重儿童的天性
给幼儿一些思索的空间
让教育事半功倍
静待花开,未完待续……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