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0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11-23 来源:本站
第二期“青秀丽谈”于11月10日开讲啦!
本期主讲嘉宾为刘教授特邀的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撰写专著《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的朱静怡老师。
“青秀丽谈”第二期嘉宾:
浙江省特级教师 朱静怡老师
青秀城兼职园长 刘晶波教授
活动开始,刘晶波教授简单介绍了朱静怡老师,深情地回忆了她与朱老师的小故事。随后朱老师结合她的教师成长过程,从四个阶段介绍了她的教师生涯,通过朱老师亲身经历,循循善诱地向老师们陈述不同阶段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成长的。
首先,朱老师提出:“对自己的尊重就是对教育的尊重”,个人的发展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自身的个性特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她提到了三个关键词:本源、本质、本色。
本源是指工作生涯中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朱园长所在的幼儿园遵循陈鹤琴的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就是教材,生活中有很多教育机会。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注重集体教育。环境滋养。利用环境收集信息,使其成为教育的元素。
本质是指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追寻师生各自的进步。朱园长肯定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像年级组长和老教师学习。理论和实操的结合需要中间人,这时候中年教师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
本色是指教师的个性特征,即人格特征和教育技术的独特性。幼儿教育不是学校知识的应用,而需要在环境中找到素材,运用所学理论来加工。种植能让孩子看到生命的存在和历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观察后在教学中的变化就是探究,带儿童到学习的现场,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需要教师知识的支持。其对大自然的好奇和观察,逐渐推向操作的层面中来。
紧接着,朱老师结合自身教育生涯的几个阶段展开了生动的讲述
第一阶段是教育工作的入门期。主要是以模仿老教师实施幼儿园所规定的课程,了解实际教学的基本过程;第二阶段是教育工作的起步期。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开始独立执教,在幼儿园规定的课程基础上,摸索幼教工作的基本程序;第三阶段是教育工作的升温期。在前两个阶段的实践基础上以反思的形式学习启用相关理念,尔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部分调试;第四阶段是教育工作的沸腾期随着调试所获得的信息,以课程为载体,进行结构式的研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五阶段是教育工作的结晶期。在运动的过程中开始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让自己静态地回顾和表述。
工作起始阶段,朱老师和所有年轻教师一样,不知如何将学到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感到困惑和茫然,在校期间她形成了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所以在工作中能时时处处以老教师为榜样,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朱园长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她记忆犹新的小故事:有一次小班年段举行娱乐活动,一位老教师用圆圆的纸筒当道具,为孩子们表演一头塞进红绸带,另一头拉出绿绸带的魔术。此事让她惊叹不已,事后像小孩一样去窥探其中的奥秘。老教师详细地向她介绍了道具制作的方法以及如何吸引孩子的道理,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此,更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园里的每一位同事,努力学习他们的长处。
已经七十多岁的朱老师说:现在的我应进入教育生涯的雕琢期。她说曾经有老师问:您雕琢谁呀?这时候朱老师都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雕琢我自己。大家就会感到奇怪:“你还要雕琢自己?”因为大家总以为朱老师已然成了“大师”,但是朱老师认为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思维就会僵化,智慧就会枯竭。
朱老师用温柔细腻的话语,娓娓道来自己的成长之路,对于年轻老师们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大家纷纷被朱老师对幼教的执着和热爱感动,从新焕发出对自己专业的信心和责任心。
活动最后陈蕾园长代表幼儿园向朱老师赠送了“青秀手环”。“青秀手环”是刘晶波教授为青秀城幼儿园专门设计的园级礼物,它饱含了赠与者的诚意:仔细度量被赠予者的腕围,选用彩珠精心穿就而成,并辅以孩子们的童言稚语;更饱含着青秀城幼儿园全体员工的诚挚祝福:祝福每一位关心热爱青秀城幼儿园的师友及家人幸福、安康!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