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2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1-15 来源:本站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共学、共享、共研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导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2021年1月14日,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线上专题讲座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召开。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幼教教研员刘萍老师主持,来自全市11个区县的老师们齐聚云端,共话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区域和园本实践与思考。活动中共有4位老师进行了专题分享。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的乔婷老师以《亲生命课程架构与实施》为主题分享了幼儿园从生活教育到生命教育再到亲生命教育的研究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亲生命课程的内涵、体系架构和组织实施,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课程中幼儿如何亲自然、亲社会、亲自我和亲生活,教师如何支持每一位幼儿亲自参与、亲历现场、亲纳生命最终形成亲密关系。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夏萍萍老师以《在游戏中发现儿童,观察应成为教师的第一专业》为主题,从“我们是否认识儿童”的设问出发,理清了观察对认识儿童、改进教育、推动教师发展的作用。通过对教师“兴之所至”的手机拍照记录行为分析,抛出“观察是持续循环改进的过程”这一核心观点。以儿童游戏实际案例为媒介深入浅出的解读了何为强烈的观察意识、多样的观察记录方式、科学的观察分析和有力适切的游戏支架;教师的行为能为孩子带来什么;如何更好的让观察的效益指向幼儿发展、指向教师专业成长、指向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淳区砖墙幼儿园王素贞老师以《基于儿童经验的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以园本实践为依据,详细讲解了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中、幼儿园主题课程中及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以幼儿园螃蟹主题活动开展为例,解析了教师们如何从儿童出发,尊重幼儿对文化的资源的探究的权利与独特的学习方式,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将资源转化为课程。
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的张春珍老师以《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让幼儿园课程活起来》为主题,进行了区域层面的实践分享。从对课程资源的理解、课程资源的调查与梳理、课程资源的规划和使用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给教师和幼儿园带来的改变等方面,介绍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做法,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
活动最后,刘萍老师总结说道: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幼儿园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几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给教师带来的改变、给幼儿带来的成长以及园所的蜕变。刘老师还鼓励所有参会人员在往后的实践中能够从儿童的主体出发,从儿童的经验出发,从儿童的视角和学习方式出发,提升自身专业理念和知识能力,突出办园特色,将课程游戏化的研究落到实处。
教育之行,其路漫漫,在上下求索,也在互学求新。此次线上教研活动进一步转变了老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内涵的认识,拓宽了幼儿园多路径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的思路,教师在交流中感悟、学习中提高、分享中成长。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