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专家引领 深度教科研 ——栖霞教科研云端大讲坛第十六讲

浏览数量:66     作者: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3-16      来源:本站


2021313日下午,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的组织下,栖霞教科研云端大讲坛第十六讲在cctalk平台如期进行。

本次讲座是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爱平讲述《做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图片13.png

本次讲座,张爱平老师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14.jpg

图片14.png

图片16.png

张爱平老师还提出: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1.专业理念与师德: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2.专业知识: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3.专业能力: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路径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聚焦课堂教学,关注儿童发展,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尝试改变,寻找问题,通过研究的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有效发展。

路径1:做教学研究:常态教研、校本教研、主题式教研等。

路劲2:做高端实践:优质课比赛、基本功比赛、考试命题等。

路径3:做教育科研:个人课题、教研课题、规划课题等。


三、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

立足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研究教育教学现象,快捷地解决问题。聚焦应用研究,将专业理论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以验证和丰富基础理论成果,创新实践技术,将碎片化的经验梳理出来,有效提升,以形成实践理论或本土理论,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与丰富。在研究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研究品质。比如:课例研究、观察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


教师学习心得

汪莹老师:

张爱平副所长的《做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从教师职业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教师教育科研的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他带领我们溯源教育历史,强调教师要重视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成功、体现出价值,才能找到职业的幸福感。那怎样才能达到专业提升的目标呢?他提出了三个路径:做教学研究、做高端实践、做教育科研。对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实践,张爱平副所长强调首先要有问题意识、目标意识、行动意识。其次要让“问题”成为“课题”,而这个课题要有价值和创新。那么课题从何而来?他也为我们指明三条路径:从日常工作实践中摄取、从专业“对话”中萌发、从课题讯息中衍生。关注日常教学、积极思考反思、掌握课题实时资讯,让课题选题迎刃而解。讲座中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强调课题研究范围要适度、研究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应与自身工作紧密关联。最后张副所长结合自身课题研究的鲜活例子,从课题名称、核心概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展示活动等方面全方位讲解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让老师们清晰的理清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最后,他还强调课题研究一定要有顶层规划,树立目标意识,并且能按照规划步步实施,扎实做好研究的每个阶段,尤其是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策略,让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王朦蕾老师:

课题方向的寻找是整个课题工作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通过本次网课学习,了解到课题研究的来源是对教育教学的总结和反思,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综合思考提炼出来的。作为一线教师总会有教学中感到头疼的地方,却没有归纳、总结的意识,没有发现问题背后价值的课题意识;或者有一些有用的好方法,自己却不知道背后的教育本真的意义。

这些都反映出,我们需要科研意识,更需要科研素养。


成仔凡老师:

通过本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的思考是同伴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不同教师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与鉴别,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实现共同提高。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邀请同行听课,虚心听取意见并及时记录,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形成反思习惯。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4号  电话:025-85316710  苏ICP备05048463号